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熱點資訊 > 行業新聞 > 詳細信息
攜程搶灘旅游餐飲 “中國版米其林”劍指何方?
作者:admin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發布時間:2016-12-27
攜程搶灘旅游餐飲 “中國版米其林”劍指何方?

  圖:攜程

  隨著在線旅游在酒店領域的競爭愈加白熱化,攜程再次公開叫板“新美大”,直接瞄準了旅行美食市場這塊大蛋糕。


  12月22日,攜程旅行網在上海舉行其App新版發布會,會上,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宣布推出獨立餐飲品牌“攜程美食林”,意在進軍旅行餐飲信息服務行業。


  “攜程做美食林,完全不考慮商業化,也不考慮賺錢,我覺得只有這樣才會把這個榜單真正地做好。攜程有這個實力,不需要靠美食賺什么錢。”梁建章說道。此番言論所針對的似乎正是試圖靠餐飲團購、預訂等業務盈利的生活服務類O2O平臺美團點評。


  近期,美團點評先后與洲際酒店、華住酒店集團“聯姻”,從中低檔酒店業務起家的美團點評,最近頻頻在高端酒店及大型連鎖酒店集團發力,被業界解讀為“在攜程的后院秀肌肉”。攜程此次高調宣布進軍餐飲,可謂對美團點評直接發起的反攻之作,意味著兩大OTA(在線旅游企業)戰火再度升級。


  為什么是餐飲?


  眾所周知,旅游離不開“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作為在線旅游巨頭,攜程一直深耕旅行板塊,其中機酒業務尤為突出,而餐飲領域則稍顯薄弱。


  實際上,今年9月,來自法國的知名美食及旅游指南書籍《米其林指南》首度推出了中國版本,然而當首版上海米其林指南甫一出爐,就迎來網友們鋪天蓋地的質疑和吐槽,對于指南推薦的餐廳褒貶不一。


  與國外的美食榜單不同,據梁建章介紹,此次發布的“攜程美食林”,致力于以華人標準為中國旅客推薦全球旅行目的地的特色餐飲,滿足中國旅客對美食的不同需求。“美食林將為全球的優質餐廳提供豐富且中肯的點評,這個平臺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將幫助用戶更快、更好地決策。”


  具體來說,美食林并不直接參與餐飲的預訂、團購,而是通過15000名美食獵人、500名專業評委、17位理事會成員等若干團隊組成的餐館評審,尋找適合華人口味的優質餐廳,從而推出旅行目的地的美食榜單。


  事實上,早在2011年,攜程就宣布與上海知名餐飲預訂服務提供商“訂餐小秘書”簽署合作協議,對后者進行戰略投資,然而取得的成績并不如預想中的火熱。有意思的是,梁建章強調,此次做美食林完全不是出于盈利的目的,只是為旅行者提供一項服務。攜程為何要大費周章去做一個看似賺不了什么錢的業務呢?


  據攜程美食林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有91%的受訪者認為享受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希望能在時間有限的行程盡可能多地品嘗當地正宗的餐飲美食。和十年前人人吃團隊餐相比,自由行、定制游的快速普及,讓旅客對于旅行餐飲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


  易觀高級分析師朱正煜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度假休閑化趨勢越發明顯,旅游企業都在做目的地投入,而當地美食消費在度假消費中占比則越來越高。因此,攜程愿意通過打造一個美食品牌,從而提升整體的企業品牌價值,塑造一個代表高品質生活方式的品牌,而不僅僅是一個預訂平臺。


  那么,餐飲O2O平臺盈利的難點在哪里?攜程在美食領域的試水,是否真的沒有一絲賺錢的可能?


  “餐飲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對于餐飲預訂業務而言,并不是一個可以大規模復制的業務,但對于目的地餐廳的找尋,恰恰又是旅行過程中的一個痛點。”勁旅網CEO魏長仁認為,雖然用戶使用頻率高,但由于市場散亂的特點,大部分第三方預訂平臺仍然難以依靠預訂業務來實現盈利。與其這樣,攜程還不如做標準化的榜單產品,“做榜單的話實際上就是做用戶的影響力和口碑,能加強和用戶之間黏性,雖然不能直接賺錢,但具有品牌溢價效應。”


  攜程旅行網高級副總裁湯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世界上沒有人會做虧本的生意。”盡管美食林榜單看似不能帶來直接效益,但如果未來有更多的人通過攜程App來查詢哪個飯店好吃,那么這些人很有可能也會使用攜程的其他預訂服務,比如訂機票、訂酒店、訂門票等等。美食林CEO李文在會后接受專訪時也表示,榜單能提升攜程App的多少流量,仍然有待時間驗證。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鋒認為,餐飲類O2O平臺具有低客單價、高頻次的特點,屬于流量入口型的產品,很難單靠預訂業務實現盈利,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提升App的活躍度和打開率。


  對標新美大


  近日,網上流傳著攜程美食林的招聘公告,其中一份“新美大”專享職位的公告尤為引人矚目。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該招聘公告上看到多個針對新美大員工所開出的職位,包括全國BD(業務拓展)總監、高級產品運營經理等等,月薪由一萬五到三萬元不等,坐標為上海、北京。


  為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李文求證該公告的真實性,他表示該招聘確實存在,和美團點評之間既存在競爭也不排除合作的可能。“美食榜單今年5月才正式推出,我們對于目的地、餐館的了解可能不如別人,因此需要一些對這個行業了解的人跟我們合作。新美大本身是有經驗的同行,我們希望他們的加入,可以讓美食林做得更好。”


  對于競爭對手公然“挖人”的行為,美團點評發言人表示“不予置評”。而美團點評酒旅事業群CEO陳亮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攜程往美食方向拓展業務,印證了美團點評的吃住玩樂購娛一站式的旅游服務是未來旅游大勢所趨。“美團點評歡迎大家一起把市場蛋糕做大。”


  在魏長仁看來,隨著美團點評全線布局整個旅游產業鏈,意味著擺開了和攜程全面競爭的架勢。另一方面,對于攜程而言,美團點評的競爭會越來越直接,需要保持比較高的警惕性并有所行動。


  繼本月月初與洲際酒店集團正式簽訂分銷合作協議后,12月14日,美團點評宣布與華住達成深度合作協定,與攜程、去哪兒在酒店預訂的競爭愈發激烈。


  數月前,美團點評酒旅業務與攜程合并的傳聞被傳得沸沸揚揚,梁建章公開表示,攜程投資的企業將以盈利為導向,并指出美團酒店已盈利的說法是一個偽命題。隨后,美團點評酒旅事業群CEO陳亮“反擊”說,酒旅業務“絕對不會”和攜程合并,短期內也并無分拆打算,更對外公布今年7月酒店旅游業務已實現整體盈利。


  除此以外,今年9月業內還曾傳出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將打包出售給美團點評的消息,李文在當天的采訪中對此予以了否認,并表示攜程有專門團隊負責團購業務。


  楊彥鋒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攜程做餐飲、美團點評做酒店,都是在進入彼此競爭領域的表現,兩者未來合并與否,還需要進一步博弈,但就現階段看來,好像還沒有太明顯的跡象。“不務正業是各種App的常態,不少做餐飲起家的App開始做酒店,做酒店的則開始做餐飲,跨界的原因在于對流量進行二次利用和開發。”